我们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就经常能够听到“三品大员”这样的称呼,那么问题来了。在唐朝,所谓的“三品大员”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如果放到如今,又相当于什么职务呢?
在古代,大员一般是指那些手握实权的官员,和一些高品阶的荣誉官职,有着天壤之别。
按照《后唐书》的记载,“正三品”的官职属于“堂上官”。也就是说,这些人主要在大堂之上处理一些重要的公务,比如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等,都是属于这个级别。也可以理解为“中央官员”。
在这些官职中,以“中书省”里“中书侍郎”的官职最高,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宰相”。而这个官职相当于如今的“总理”。
其次就是“门下省”中的“门下侍郎”以及“六部尚书”等。对应如今的职务就是“副部长”和“部长”
但不论是“六部”,还是“二省”,基本都是文官,而正三品的武官官职则是“十六卫大将军”。
“十六卫”指的是唐朝的“卫府制”,其中包括了“左、右卫府”、“左、右武卫府”等等,而每卫各设一名长官,长官的官职就属于正三品。
因此“十六卫”的各个长官,就相当于如今的“陆军上将”。
可以看出,正三品的官职都相当于如今的“副国级”以及“正部级”,地位显赫,权利也不小。那么“从三品”又是什么级别呢?
“从三品”这个品级的官职较多,比如“御史大夫”、“大理”、“司农”、“千牛将军”、“大都护府”等等,也都是握有实权的“大员”。
就拿“御史大夫”来说,虽然是“从三品”,却有监察百官的权力,所有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薄面,不然日子相当不好过。而这个官职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中政法委书记”。
另外还有“大理”,通俗的说法就是“大理寺卿”,主要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而大理寺可不是一件寺庙,其真正的意义和如今的“最高法院”差不多,因此“大理”就相当于如今的“中纪检部长”。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司农”,这个职务掌管的是整个国家的“钱谷”之事,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试想一个国家没钱,没粮食,如何发展?而这个官职放到如今,就相当于“财政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