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百丈清规》写的什么

作者:Marshall2022-06-14      来源:爱上历史

《百丈清规》佛教书名,全书八卷,分为九章,作者为百丈怀海,内容为唐代佛教寺院、僧团生活规式。为后世寺院丛林所遵循。

唐代洪洲百丈怀海禅师为禅宗寺院制定《禅门规式》,后多次增汀,元顺帝时(1333-1368在位),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救重新修定,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等校正,即今本《百丈清规》。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述寺院中各等职事的职责、僧众日常生活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处理互相之间关系的原则等。后收入《大藏经》。

基本信息

禅宗形成初期,禅林尚无制度、仪式,故该清规设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制度,又规定众僧分别担任东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种职务,为八、九世纪间中国禅宗脱离律寺,维持独自教团生活之必要规范。

《百丈清规》分上、下两卷,计有九章。卷上有祝厘章第一、报恩章第二、报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卷下有两序章第六、大众章第七、节腊章第八、法器章第九。

其中,祝厘章记载圣节、景命四斋日祝赞、旦望藏殿祝赞、每日祝赞、千秋节、善月等对帝王圣寿万岁之祈愿,此系国家权力统制下之宗教教团仪礼。尊祖章叙述祖师忌辰之典礼。大众章收录坐禅仪方法、禅院修业生活规范与百丈清规制定之沿革。

《百丈清规》的最可贵处在于寺院经济方面的规定:僧众应饮食随宜,务于勤俭,全体僧人均须参加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当时,在佛教发源地印度,和尚仍多以乞食为生。)

《百丈清规》是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禅历久不衰的一个保障。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制度沿革

清规是中国禅宗寺院(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寺众(清众)日常行事的章则,也可说是中世以来禅林创行的僧制。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菱角是哪里的特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