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唐朝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是谁?郭子仪吗

作者:Marshall2022-03-21      来源:爱上历史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安史之乱”是唐朝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当然,虽然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叛军一度攻占了唐朝的都城,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最终还是被唐朝将领平定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是李光弼,而不是郭子仪呢?

首先,李光弼是中唐时期出色的将领、军事家,为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史称其“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李光弼传》)。当然,在名气上,郭子仪的知名度,无疑要远远高于李光弼的。但是,就平定安史之乱来说,李光弼的战功无疑是在郭子仪之上的。究其原因,可谓非常简单,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役中,李光弼几乎参与各个大战,而郭子仪则在中途被唐朝皇帝夺去兵权,从而没能全面参与和指挥更多的战役。因此,尽管郭子仪的知名度很高,在安史之乱初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综合来看,李光弼无愧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

具体来说,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也即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光弼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由此,对于李光弼来说,很早就和郭子仪等人一起参与到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役中。面对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叛军,李光弼先是成功收复了兵家必争之地的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在此之后,李光弼与郭子仪又率领唐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一千余人、战马五千匹。

在嘉山之战后,唐肃李亨这位皇帝即位,李光弼奉命由灵武率军五千赴太原,继续征讨叛军。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在太原之战中,李光弼虽然只有不满万人的兵力,但是,凭借着坚韧地防守,在消耗敌方锐气后,李光弼率军出击,大破蔡希德军,歼其7万余人,从而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结束时间。乾元二年(759年),因为嘉山之战、太原之战等战役中立下的功劳,李光弼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彼时,唐肃宗将郭子仪召还京师,也即事实上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

最后,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公元762年,在安史之乱的后期,李光弼又率领大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如果只看安史之乱前期的话,郭子仪的战功是能够和李光弼平分秋色。但是,因为多次被解除兵权,郭子仪在安史之乱后期中的存在感显然不如李光弼。因此,到了公元763年,也即安史之乱被彻底平定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李渊 郭子仪

上一个: 为何武则天初次侍寝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

下一个: 李白和汪伦感情有多好?是怎么被汪伦"骗"去做客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