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国和山东六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国一直被山东六国当作戎狄蛮夷看待,是谁改变了这一看法呢?
秦国在深谋远虑的秦襄公带领下充当了一次周王室的护送保镖,就得到了诸侯国的合法地位。顺带的周平王东迁以后将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赐给了秦国,虽然是空头支票,但是现在去打就是名正言顺了,这叫取回自己的土地,那可不叫抢。秦国跟那些蛮夷可是不一样的。
在山东(崤山以东)六国眼里,秦国就和戎狄那些游牧民族一样,都属于野蛮人一类。因为秦国人一直在西垂地区与戎狄部落打交道,生活习俗也与戎狄很像。因戎狄侵扰秦国不断地变换居住之地,很难接触到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这都是生活环境太恶劣,秦国人也不容易啊!
秦国
在确定了秦国诸侯国地位之后,秦襄公一面讨伐西戎,一面与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同时他还祭祀了天帝。秦襄公有远大宏伟的目标,这祭祀天帝不是一般的诸侯国可以做的,这项特权本来是属于周王室的,以至于司马迁认为秦襄公这是在僭越周礼。现在周王室衰弱,各诸侯国都不把他当回事,秦国其实也一样。只是现在实力还不行,需要借助周王室慢慢发展。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讨伐西戎途中去世,他的儿子秦文公继位。
秦文公继位第四年,他就把都城迁到了汧(qiān)水(今陕西千河)和渭水的交汇之处(今陕西眉县东北)。为什么要迁都呢?
古时候一个朝代迁都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都城
缓和阶级矛盾,加强王权
王朝统治在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内部严重腐化,贵族势力严重压迫老百姓,百姓无法忍受只能逃亡。古时候的社会经济发展,一是靠人口,而是靠土地,这是根本。没了人口就没人种地,就没人交赋税,就没人服劳役,没人服兵役。
贵族势力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到王权,作为君主权力被削弱那可是很可怕的。
所以通过迁都离开了自己的地盘,贵族势力就会被削弱。既缓和了阶级矛盾,又加强了王权。就像商朝时的盘庚迁都。
躲避侵扰,稳定发展
有些都城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侵扰。这既不利于农业发展,又不利于国家稳定。就像周平王东迁,就是为了躲避西戎的侵扰。
改变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发展
为了找到一块土地肥沃的地方,也会不停的迁移。农业发展对于任何朝代包括现在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找到一块依山傍水的地方不只是对农业,对军事战略也极为有利。而且像这样的地方文化底蕴肯定很浓厚,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就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游牧经济转为农业经济,推行汉化政策。
秦文化
秦国迁都以上原因多少都有,但最为主要的还是第三种原因。
秦国历史上总共迁都九次,最后一次才定都咸阳。迁都的过程也是秦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中原文化,逐渐摆脱了山东六国对秦国蛮夷的看法。
秦文公在秦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迁都汧渭之会后,秦文公先命人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显示这个地方很吉利,符合居住。
古代迁都往往会遇到王公贵族势力极大的阻挠。政治中心转移,严重影响他们的利益啊!所以占卜一定程度上可以堵住这些人的悠悠之口。毕竟古代社会对于神明还是很敬畏的。
于是秦文公命人在汧渭之会建造起城邑。秦文公十年,建造鄜畤(fū zhì)(祭祀天帝的固定场所),用三牢(牛、羊、猪三种牲畜各三只)进行祭祀。祭祀在古代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这是重大活动、节庆必做的事。
祭坛
秦文公十三年,开始设立史官记载大事,以教化百姓。
之后继续派兵讨伐西戎,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终于将西戎赶走,真真正正的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地盘。秦文公收集周朝的遗民归为己有,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因为周人世代以农业为主,在种植土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恰恰是秦国人所欠缺的。不过,秦文公也不算过分,他将自己打下的岐山以东的地盘献给了周天子。
在秦文公执政的第二十年,秦文公设立了诛灭三族的刑罚,将国家司法作以完备。
秦文公在位总共五十年,对于秦国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文化制度都做了很好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习山东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虽然在许多方面还是落后于其他诸侯国。秦文公了解秦国起步较晚,也有很多现状,不能太过于着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改变和发展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我们了解秦国尚黑,对于尚黑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东汉就有人说秦国尚黑是因为秦文公的一次捕猎。说是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捕获了一条黑色的龙,而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征。按照五德之说,周朝是火德,水克火,所以秦国尚黑注定是要灭东周一统六国的。
兵马俑
我觉得这些都是古人的穿凿附会之言,我们了解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的学说。而邹衍生活的年代距离秦文公差不多有五百多年,所以这种水德的说法只能是秦朝建立以后流行起来的,因为秦始皇兵马俑刚挖掘时,那些陶俑在出土时都是彩色的,也不全是黑色。
那对于秦国人尚黑的原因,您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