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历史解密

廖永忠:明朝开国功臣,水战名将的传奇人生

作者:Marshall2025-11-24      来源:爱上历史

廖永忠(1323年—1375年),巢州(今属安徽)人,是明朝开国功臣、名将,其一生波澜壮阔,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却在功成名就后遭遇赐死,结局令人唏嘘。

投奔朱元璋,初露锋芒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起义军四起,各地流寇不断。廖永忠与兄廖永安在家乡巢湖一带组织民兵抵御流寇,凭借巢湖多水路的优势,组建了一支战斗力颇强的水师武装力量。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屯兵和州(今安徽和县),廖永安认为朱元璋能成大事,便与廖永忠带领巢湖水师归顺。朱元璋听闻廖氏兄弟带着巢湖水师前来,大喜过望,因为当时他军队中最缺的就是水师力量,元朝水师对其威胁巨大,廖氏兄弟的投靠无疑是雪中送炭。

朱元璋初见廖永忠时,曾问他:“你追随我是为了荣华富贵吗?”廖永忠正色回答:“能为明主效力,扫平天下,名垂青史,这才是我此生夙愿。”这番有格局的回答让朱元璋十分感慨,对他很是赞赏器重。此后,廖永忠协助廖永安率水师渡江,攻取采石、太平府、芜湖,擒获陈野先,打败蛮子海牙及陈兆先,平定集庆府(今江苏南京),攻克镇江、常州、池州,征讨江阴海盗,立下诸多战功。

兄死替职,战功赫赫

至正十八年(1358年),廖永安在太湖水战中兵败被张士诚抓获,张士诚欣赏其能力欲劝降,但廖永安严词拒绝,此后被囚禁。廖永忠接替兄长之职,任枢密佥院,统领其军。他率军进攻赵普胜江营栅栏,收复枞阳。陈友谅袭击太平府,进犯龙江,张德胜总兵进攻,廖永忠大声呼喊着突入敌阵,诸军紧随其后,大败敌军,收复太平府,升任同知枢密院事。

在与陈友谅的多次交锋中,廖永忠表现卓越。随军征讨陈友谅,陈友谅固守安庆,朱元璋以步兵作疑兵之计,命廖永忠克其水寨,于是攻克安庆,追至小孤山。又随军进攻江州,江州城濒临长江,守备甚严。廖永忠揣度城的高度后,在船尾造桥,取名天桥,然后驾船乘风倒行,使天桥与城相接,攻克江州(今江西九江)。

鄱阳湖之战是廖永忠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爆发鄱阳湖水战,陈友谅的结拜兄弟张定边认出朱元璋的座船旗舰,不顾一切猛攻,迫使朱元璋放弃旗舰跑到小船上,并继续穷追不舍。危急时刻,常遇春射伤张定边,廖永忠又带人猛攻张定边的座船,击退了张定边,救下了朱元璋。后来在泾江口,廖永忠率领巢湖水师阻断了陈友谅的去路,最终使得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中战败身亡。陈友谅败亡后,其子陈理于武昌称帝登基,朱元璋攻打武昌,廖永忠在武昌长江上结成水寨,阻断武昌城与外界的水路联系,最终迫使陈理向朱元璋投降。彻底灭掉陈友谅势力后,朱元璋盛赞廖永忠是“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还命人把这句话制作成牌匾悬挂在廖永忠家门上。

南征北战,平定四方

平定陈友谅之后,廖永忠又积极参与攻灭张士诚的战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廖永忠担任征南副将军,率水师由海路会合汤和,征讨并降服方国珍,进克福州。洪武元年(1368年),廖永忠兼任同知詹事院事,率军平定闽中诸郡,至延平,击败并擒获陈友定。随即被授为征南将军,以朱亮祖为副将,由海路攻取广东。廖永忠事先写信给元左丞何真,对他晓以利害,何真马上奉书请降。廖永忠至东莞,何真率领属官出迎,广州、循州、惠州平定。至广州龙潭,降服卢左丞,擒获海寇邵宗愚,列举其残暴行径后将其斩首,广东百姓十分高兴。廖永忠又迅速传谕九真(今越南北部)、日南(今越南中部)、朱崖(治今海南琼山)、儋耳(治今海南)三十余城,守官纷纷纳印请命,然后进取广西,至梧州,降服元达鲁花赤拜住,浔、柳诸路皆下,又派遣朱亮祖会合杨璟收复未下州郡,引兵攻克南宁,降服象州,两广全部平定。

洪武三年(1370年),廖永忠随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察罕脑儿。回京后,封为德庆侯,年禄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以征西副将军的身份随汤和率水师伐在蜀地的大夏政权,讨伐明升。汤和驻守大溪口,廖永忠先行,到达旧夔府,击败守将邹兴等兵。进至瞿塘关,此处山峻水急,蜀人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船不能前进。廖永忠密派数百人携带干粮水筒,抬着小船翻山渡关,到达上游,又下令将士都穿上青蓑衣,在崖石间鱼贯而行。估计已到,便率领精锐出墨叶渡,五更时分,兵分两路攻其水、陆寨。水师都以铁裹住船头,设置火器而前进。黎明时分,蜀人才发觉,派出全部精锐前来抵抗,但此时廖永忠已破其陆寨,会合抬船出江的将士,一并齐发,上下夹攻,大破蜀人,邹兴战死。廖永忠然后焚毁三桥,弄断横江铁索,擒获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率水师直捣重庆,驻扎铜锣峡。夏主明升请降,廖永忠以汤和还未到为由推辞不受,等汤和到达后才接受投降,承旨抚慰,下令严禁侵扰百姓。

结局悲惨,含冤赐死

廖永忠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他奉朱元璋之命迎接小明王韩林儿时。龙凤十二年(1366年),朱元璋命廖永忠去迎接韩林儿回应天,至瓜步时船翻,韩林儿溺死。后世多认为廖永忠要么是接到朱元璋的密令,要么是擅自揣摩朱元璋的心思溺毙了韩林儿。不论结果如何,这件事都让朱元璋对廖永忠心存芥蒂。在大封功臣时,朱元璋点名批评廖永忠对韩林儿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廖永忠还联合朱元璋身边的文官揣摩其意图,所以只给了他德庆侯爵位而没有加封公爵。

洪武三年(1370年),宰相杨宪被朱元璋处死,朱元璋在调查杨宪时,发现廖永忠与杨宪有关联,虽对外赦免了廖永忠,但心中对他愈发厌恶。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廖永忠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朱元璋赐死,终年五十三岁。

廖永忠一生为明朝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却因种种原因落得个被赐死的悲惨结局,令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和封建皇权的残酷。

上一个: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个: 飞天大圣李议:水浒传中的悍勇战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