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亲手射死太子李建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历史资料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矛盾从不可调和发展到了不共戴天,而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居然是当时的大唐天子李渊点燃的:“六月己未(初三),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与尹德妃、张婕妤乱后宫,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唐纪七·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故事读者诸君耳熟能详,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汉武帝出生前红色大猪从天而降,这套把戏历朝历代帝王都玩得挺溜。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金星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居然也被说成了李世民应当做皇帝的征兆。
主张“生死寿夭,由于自然”的唯物论观点,精通天文历法并编纂《漏刻新法》的太史令傅奕,拿他自己都不相信的“异象”忽悠李渊,究竟是自作主张还是李世民授意,这件事已经无从考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太白见秦分”的第二天,玄武门就发生了兄弟相残的悲剧:建成元吉以及每人的五个儿子,无论大小全被李世民下令斩杀。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方的参战人员,同一本《旧唐书》却出现了两种不同记载。《太宗本纪》说程咬金和李世民都去了玄武门:“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旧唐书·列传第十五》又换了一种说法:“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李世民修改史料进行得不彻底,这就留下了自相矛盾的记载,而屈突通当年已经七十岁了,房玄龄杜如晦是纯粹的文人,去了玄武门不能帮忙只能添乱。至于秦琼和程咬金有没有参与其中、当时他们身在何处,史学家至今还在争论。
《旧唐书》这两段自相矛盾的记载,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读者诸君自有公论,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太子建成是储君,也是合理合法的帝位继承人,他有必要向李世民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吗?如果建成元吉蓄谋已久,又怎么会在仓促之间被包了饺子?
细看两唐书、《资治通鉴》等相关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太子建成至少犯了三个错误,正是这三个错误,导致了他在玄武门之变中一败涂地。
李世民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找错了盟友——齐王元吉的真实意图,可不仅仅是干掉二哥李世民,他是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护军薛宝以元吉字合之,其文成'唐',元吉喜曰:'但除秦王,取东宫如反掌耳!'(《新唐书·列传第四》,下同)”
李元吉不断在建成和世民之间挑拨离间,他瞒着建成对世民行刺,摆明了是想嫁祸于人:“元吉乃多匿亡命壮士,厚赐之,使为用。秦王尝从帝幸元吉第,伏护军宇文宝寝内,将以刺王,太子固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于我何害?’”
李元吉这招够狠,虽然秦王世民是死于齐王府内,但是动手的死士完全可以说自己是受太子建成指使,而元吉也有话说:“我就是想杀二哥,又怎么会在自己府中动手?这肯定是大哥想嫁祸给我!”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猜测:齐王府死士在刺杀李世民的时候,是极有可能把太子建成一起干掉的,到时候只要说是老大老二一言不合动起手来互相击杀就行了。
李渊总共有四个嫡子,老大建成老二世民,老三玄霸(字大德)于大业十年早逝,不管老大老二是怎么死的,皇冠也只能落到老四元吉头上了。
李建成把包藏祸心的李元吉当盟友,即使玄武门之变获胜,他的皇位也坐不稳,因为他已经许诺让李元吉当“皇太弟”,也就是做自己的接班人——李元吉怎会有耐心等着大哥自然死亡?
李建成找错了盟友,同时也用错了参谋长,而一直撺掇太子建成对秦王世民下手的,就是传说中的“贾家(柳)楼四十六友”中的老大魏征魏玄成。
熟读隋唐史书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那所谓的结拜是不存在的,但是魏征确实是瓦岗军出身,应该跟秦琼程咬金等人有过并肩战斗的经历,但是这位“魏大哥”却一点都不念旧情,反而给太子出主意要害瓦岗群雄:“荐元吉北讨,乃多引秦王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与行……而尽击杀叔宝等。”
这是一个损招,也是一个昏招:秦琼和程咬金都是李渊钦封的开国公,享受着从一品待遇,并不完全是李世民的家将,而且秦琼在李渊心中的分量极重,击杀秦琼程咬金,不但会得罪一大批功臣宿将,而且还会让李渊大发雷霆,更重要的一点,是会把原本保持中立的秦琼等人推向对立面。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可能不太光彩,而且事先经过了密谋,这一点唐朝史官并不讳言,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之败,对大唐来说未必是坏事:如果建成元吉在玄武门前斩杀了李世民,那么肯定就没有什么贞观之治了,秦琼程咬金等瓦岗宿将被杀,手握重兵且极重旧情的李勣怎肯善罢甘休?李元吉帮助太子建成干掉了秦王世民,接下来他会耐心地当他的皇太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