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中期,一场由权臣燕铁木儿主导的政变,彻底撕裂了帝国表面的平静。这场以“祖宗正统”为旗号的权力争夺,不仅改写了皇位继承的轨迹,更将元朝拖入长达五年的政治动荡。其过程之血腥、手段之狠辣、影响之深远,堪称元代宫廷斗争的巅峰之作。
一、政变背景:皇位继承的裂痕与权力真空
元朝自建立以来,皇位继承便深陷“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的矛盾漩涡。元武宗海山与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曾约定“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但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违背诺言,将皇位传给儿子硕德八剌,引发南坡之变,晋王也孙铁木儿(泰定帝)趁机夺位。泰定帝在位五年虽号称“治平”,但其虔信佛教却将朝政托付给回回权臣倒剌沙,为后续动荡埋下伏笔。
1328年7月,泰定帝在上都突发肺病去世,皇后八不罕与倒剌沙为延续权势,刻意拖延太子阿速吉八继位,引发朝野不满。此时,留守大都的佥书枢密院事燕铁木儿敏锐捕捉到权力真空的机遇——作为武宗海山的旧部,他深知武宗一脉对皇位的执念,更清楚自己手中掌握的宿卫军是控制大都的关键力量。一场以“复武宗之统”为名的政变,就此拉开帷幕。
二、政变爆发:血洗朝堂与两都对峙
1328年8月4日清晨,燕铁木儿率17名心腹持刃闯入兴圣宫,当众宣布:“祖宗正统属在武皇帝之子,有不顺者斩!”他当场逮捕平章政事乌伯都剌、伯颜察儿等反对者,封锁府库、收缴百司印信,并派使者急迎流放江陵的武宗次子图帖睦尔。为稳定人心,他谎称武宗长子和世?已率诸王兵南下,同时推前湖广行省左丞相别不花为中书左丞相,组建临时政府。
然而,上都的倒剌沙迅速反击。他处死燕铁木儿在上都的同谋满秃等18人,拥立9岁的阿速吉八为帝(天顺帝),并调辽王脱脱、梁王王禅等宗室分四路攻打大都。两都之战爆发后,燕铁木儿亲率主力迎战:在榆河之战中击溃王禅部,于居庸关、古北口连破敌军,甚至在檀州(今北京密云)以少胜多,迫使辽东军退回本土。至10月,齐王月鲁帖木儿围困上都,倒剌沙奉印出降,天顺帝下落不明,燕铁木儿取得决定性胜利。
三、权力巩固:毒杀明宗与天历之变
尽管拥立图帖睦尔为帝(元文宗),但燕铁木儿深知,远在西域的和世?才是武宗长子,若其回京继位,自己必将失势。于是,他一面以“禅让”为名哄骗和世?,一面与文宗密谋毒杀计划。1329年8月,和世?在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接受文宗“禅让”后暴毙,史载其“头顶被钉入铁钉”或“饮毒酒而亡”。这场被后世称为“天历之变”的谋杀,彻底扫清了燕铁木儿专权的障碍。
文宗复位后,为酬劳燕铁木儿,不仅罢黜左丞相职位使其独揽相权,更授予“太师、答剌罕”等荣誉头衔,封其为太平王,食邑平江(今江苏苏州)官地五百顷。燕铁木儿权势达到顶峰:他统领钦察卫、龙翊卫等精锐部队,掌控司法监察大权,甚至敢在朝堂上公开宣称“天下本我家天下也”。其家族亦鸡犬升天——弟弟撒敦任中书左丞相,儿子唐其势为御史大夫,女儿答纳失里更成为元顺帝皇后。
四、政变余波:荒淫与覆灭
权力腐蚀人性,燕铁木儿逐渐沉溺于荒淫无道。他强娶泰定帝皇后八不罕为妻,纳40位宗室公主为妾,甚至在宴会上宰杀13匹骏马取乐。据《元史》记载,其府中姬妾多到“不能尽识”,最终因纵欲过度溺血而亡,年仅48岁。
燕铁木儿的死并未终结动荡。元文宗临终前悔恨毒杀兄长,遗诏传位和世?之子懿璘质班(元宁宗),但宁宗仅在位53天便夭折。燕铁木儿家族试图拥立文宗之子燕帖古思,却遭太后反对,最终被迫迎立和世?长子妥欢帖睦尔(元顺帝)。顺帝即位后,立即清算燕铁木儿家族,将其流放岭南,彻底终结这场持续五年的权力闹剧。
五、历史回响:元朝衰亡的缩影
燕铁木儿政变是元朝中后期皇权旁落的典型案例。其通过武力与阴谋篡改皇位继承,暴露了元代“分封制”与“家臣政治”的弊端——权臣可凭借军功或皇室宠信迅速崛起,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政变引发的两都之战、云南叛乱、陕西割据,更使元朝统治基础濒临崩溃。正如元代诗人萨都剌在《纪事》中所叹:“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周氏君臣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这场政变不仅改写了个人命运,更成为元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