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夏朝

梁启超的新闻生涯

作者:Marshall2022-06-29      来源:爱上历史

梁启超几乎可以说是上个世纪之交对中国社会思想观念影响最大的人。本文特别关注任公的新闻生涯,他在长达27年的报刊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办报原则。梁启超是新闻高手,亦为舆论大师,他办的许多报刊都是在鼓动舆论、制造舆论、传播舆论、影响舆论。

广东新会人梁启超1895年随其师康有为赴北京参加会试,协助康发动“公车上书”,主办《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维新。

后在澳门与何穗田共同创办《知新报》,同时为《湘学报》、《湘报》和天津《国闻报》撰稿。

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与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展开论战,对当时知识界影响甚大。辛亥革命后回国。1912年在天津创办《庸言》,1915年主办上海的《大中华》杂志。

《中外纪闻》是康、梁办的首份报纸,1895年由康有为出资创办。始称《万国公报》,因林乐知办的《万国公报》具影响力,他们也想打这个旗号。后应李提摩太要求,《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

强学会成立后,《中外纪闻》成为其机关报,宣传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免费赠阅,一时引起不小的骚动和物议,后被朝廷查封。

《时务报》是甲午战后创刊、宣传维新运动最有影响的报刊,梁启超任主笔时在报上发表大量论文,几乎每册都有一至两篇。《时务报》创刊号上,现身梁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文中指出:“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不了解世界形势,不闻问国内大事”,这是“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这是“有喉舌而无喉舌”。起“废疾”,助“耳目喉舌”,就要依靠报馆。“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

近代中国人最早使用“耳目”说明报纸作用的是梁启超。伴随《时务报》风行一时之大发展,梁主笔声名鹊起。

当时,《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体,被誉为“时务文体”,群起仿效,风行各地。发刊不到半年,迅即销行7000余份,最多时达到1.7万份,“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一跃而为全国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报刊。

维新报刊以《时务报》为中心,呈辐射状发散,不少报纸的创办、发行及人员、稿件来往均仰仗时务报馆的帮助,而《时务报》也依靠各地报馆扩大影响力,由此形成维新报刊的汹涌之势。

梁启超

上一个: 历史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 上古时期的夏朝真的有人养过龙吗?

下一个: 梁启超的宗教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