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元朝

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和隆美尔的对决

作者:Marshall2022-05-24      来源:爱上历史

阿拉曼会战,是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英军第8集团军在北非所实施的进攻战役,在这次作战中,蒙哥马利率领的英第8集团军打败了由德国名将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联军,扭转了北非战场不利于盟军的局面。

1942年5月,隆美尔在昔兰尼加会战结束后,挥军乘胜追击,不到10天,前进500多公里,直抵埃及境内的阿拉曼。阿拉曼距英地中海舰队基地亚利山大港仅70英里,是屏护埃及腹地的重要战略支撑点,英军面临着被赶出北非战场的严重威胁。但由于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惨重,大大压缩了其对非洲军团的兵员、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补充。

此外,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作战,德意联军也已精疲力竭,不得不暂停进攻。双方在这一地区形成对峙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并配合盟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1942年8月上旬英国首相丘吉尔任命蒙哥马利上将为第8集团军司令。至10月初,经调整补充后的英第8集团军辖有第30、第13和第10三个军,共8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4个独立旅,共计约600辆坦克、2200余门火炮和近1200架飞机。各种作战物资充足。

与此同时,隆美尔自昔兰尼加会战大胜以来几乎没得到什么补充,希特勒正忙于攻打斯大林格勒,根本顾不上增援北非。经过连续数月穷追猛攻的德意军队的战斗力严重衰减,隆美尔本人也因过度操劳而引发低血压病,不得不回国治疗,临时接替他指挥权的是德国另一位坦克专家施登姆将军。

9月14日,蒙哥马利在参谋长甘冈的协助下,制定出代号为"轻步"的进攻计划,计划同时进攻德意军队的两翼,主攻位置在北面,首先由利斯将军指挥的第30军发起进攻,在德军防线与布雷地带打开两条走廊,接着以拉姆斯登将军指挥的第10装甲军通过这些走廊,去消灭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在南面,进行攻击的是由霍罗克斯将军指挥第13军,其任务是诱使德意军相信英军的主攻方向在南面,掩护北面主力攻击。

交战双方各有8个步兵师和4个装甲师,但德意部队的兵员远远不足额。每个师仅有6000多人,隆美尔的8.2万人中有1万余人因病失去战斗力,只有约7万人可以作战。蒙哥马利的军队则多达23万人。隆美尔只有坦克540辆坦克,其中280辆是意军的老式薄皮坦克。

蒙哥马利拥有坦克1440辆,其中包括美国提供的新式"谢尔曼"重型坦克300辆。德意方面在北非的作战飞机是350架,英军是1500多架,英空军和海军潜艇协同还有效地破坏着德意军的海上补给线。因此,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英军都占压倒优势。

10月23日晚10时,英军1000多门大炮同时向德意部队的炮兵阵地开火。20分钟后,英第8集团军第30军和第13军分别在北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在北面,第30军很快突破德军前哨防线向纵深推进,但到深夜,向前推进的第30军和随后跟进的第10装甲军遭到德意军队的激烈抵抗,在布雷区开辟通道的过程中,英军进展十分缓慢,伤亡也大。在南面,第13军的进展也不理想,进攻部队陷入地雷场中,到24日仍无法达到突破的目的。

25日晚,隆美尔重回北非战场,他迅速判断出蒙哥马利的主攻方向在北面,遂于27日变更兵力部署,企图以坦克突击集团击溃英军的主要突击集团,于是双方都把自己的全部坦克力量集中在北翼。10月28日下午,英军出动大批飞机,对位于进攻出发地域的德意军坦克实施了密集的火力突击,破坏了德意军准备实施的反突击。但英军仍然进展缓慢,蒙哥马利命令暂停主要方向上的进攻,部队进行短时间的休息和调整补充。

11月2日,英军在优势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支援下再次发起进攻。但主要方向上的行动仍然很缓慢,而在主突方向南侧的印军步兵第4师则发展较快,突破了德意军的防御。蒙哥马利见此情况,随即将两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从突破地段投入交战。在向纵深和两翼扩大战果的同时,以主力从侧后迂回德意军的北翼,以切断其退路。

面对此种被合围的威胁,隆美尔下令开始撤退。他令装甲部队坚守到第二天早晨,以给步兵赢得脱身的机会。夜间,步兵师开始边打边撤出防线。11月3日晨,隆美尔请示希特勒,要求给予他"完全的行动自由权",但希特勒对他的答复是:"站住不动,不准后退一步,对于你的部队,你应该告诉他们不成功便成仁。"于是,隆美尔只得违心地下令部队暂停撤退,并派副官回国面见希特勒述说实情,请求元首撤消那道灾难性的命令。

11月4日下午3点,英军在德意军队的防线上打开了一道20多公里宽的缺口,意第20军全军覆没。隆美尔不再等希特勒收回成命,冒着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危险,断然下令撤退。晚上8点50分,希特勒终于同意撤退。就这样,隆美尔率德意部队开始了艰难的撤退。

此时的隆美尔手中既无预备队,又缺乏燃料。然而,蒙哥马利没能及时察觉隆美尔的撤退行动,察觉后又用兵过于谨慎,没有抓住最有利的追击时机,使隆美尔的溃退之军摆脱了被全歼的恶运。11月9日,隆美尔终于带着德非洲军的两个装甲师、一个轻装师和一个步兵师的部分部队撤出埃及,退回到利比亚境内。

至此,阿拉曼会战结束,德意联军阵亡万余人,伤15000人,被俘30000多人,共计损失55000多人,坦克300余辆,火炮约1000门。英军伤亡13500人,损失坦克500多辆。此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苏德战争爆发后,北非战场在德国战略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德军兵力渐感捉襟见肘,不能抽出更多的兵力和物资支援北非军团。加之英军优势海空军对运往北非的德军物资的海上拦截,使得北非德军在人员和装备、物资等方面都极感缺乏,尤其是坦克、弹药和燃料的补充和供应更显缺乏。

而英军的人员和物资补充却源源不断,相当充足,随着战役作战的发展,这种优劣对比的反差就更大,致使隆美尔有多次争取主动的机会都因补给缺乏而被迫放弃。从这次作战看,沙漠地区的大兵团作战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补给保障的程度。

德军在北非失败的另一个较重要原因是,他们的通讯密码被英军破获。在这场决定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战役中,英国人移用这一密码机,破译并获悉了隆美尔的全部作战计划细节。胜利的天平再次倾向了英国。

阿拉曼会战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战争对抗。在此之前,如法兰西会战和波兰会战,其性质是现代机械化军队与落后于时代的旧式军队之间的较量,结局自然是一面倒。而在北非,作战双方在战略战术、人员训练、武器装备、作战样式等方面都处于同一层次的现代化水准上,这点对军事史意义尤为重要。北非的地形对机械化立体作战来说,是一个天然理想的实验场。时至今日,这场会战的许多经验仍未过时。

一、就是对坦克集群突击的防御是可以做到的。在这以前,人们对坦克机械化部队的长驱直入简直束手无策,坦克集群的进攻被认为无法阻挡。隆美尔地作战经验告诉人们,以大口径火炮和88毫米高射炮组成的机动反坦克火炮群,配合己方坦克集群共同实施战场机动防御,将有效地挫败坦克集群进攻,这一经验一直影响至今。

二、制空权将决定陆上战斗的胜负。按照隆美尔极端的说法,"即使陆军部队是现代机械化装备,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与掌握制空权的另一方交战,这种情形就像是野蛮人碰到了近代欧洲国家的精兵,其胜负是不问而知了"隆美尔后来把德国在北非的失败原因归结为燃料和制空权的缺乏。实际上还是一个制空权的问题,因为后者直接制约着燃料的运输。这点也足以成为后世训诫。

蒙哥

上一个: 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元朝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下一个: 金庸《射雕英雄传》简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