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 秦朝

赵奢的用兵策略与王翦类似,为何会被田单瞧不起?

作者:Marshall2022-04-13      来源:爱上历史

赵奢,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也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不仅百家争鸣,而且人才辈出。

大多数人都知道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大名将,但是有一些将领虽然有能力,却不太出名,比如赵奢。

提及赵奢,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赵括的父亲,好像也是一位赵国将领,可到底有多厉害,就不知道了。

贾谊拿关东六国与秦国对比,列举过八位将领,他们被誉为“东方六国八名将”,赵奢就是其中之一。

《过秦论》有记载,“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在赵国历史上,赵奢的地位与蔺相如、廉颇相当,《史记》将三人并传就可见一斑。

赵奢出生年不可考,可以推测并非士族大家,年轻时并没有从军,而是一名征收田租的官吏。

有一次平原君家不肯交租,赵奢依法办理,一连杀了平原君家九个主事。

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平原君发怒要杀赵奢,赵奢却不紧张,而是讲了一番道理。

最后,平原君认为赵奢有才能,不仅没有杀他,反而把他推荐给赵王,掌管全国的赋税。

《史记》有记载,“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与大多数名将不同,赵奢是一战成名。

公元前269年,秦国攻打韩国,军队驻扎阏与。

从政治上来说,赵国需要救援韩国,一是秦国独强,六国要同气连枝;二是韩国若败,赵国大门便向秦国敞开。

但就军事上来说,到底该不该救?赵王召来廉颇,廉颇认为路途遥远,而且阏与是一个狭长的地形,打起来很麻烦,建议不要救。

赵王又问乐乘,他的回答和廉颇一样,认为出兵救韩国很有可能失败。

《史记》有记载,“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

赵奢虽然管着赋税,平常却对军事方面很有见解,因此赵王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赵奢的看法与廉颇和乐乘不一样,虽然阏与之地狭长,打仗时犹如两只老鼠在洞里掐架,没有回旋余地。

可是,不利的情况对双方都是一样,只要一方够猛就能取得胜利,犹如后世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王认同赵奢的说法,就任命他为主将,率军救援阏与,于是就发生了有名的阏与之战。

《史记》有记载,“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第一次独自领军的赵奢并不畏惧,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后下令,任何人不许提出其他意见。

之后大军便停驻不前,还原地加固军营,一呆就是二十八天,给人不去救援的感觉。

当时有一军官提出意见,秦军正准备攻打韩国,情况相当紧急,应该火速增援,结果被赵奢砍头。

《史记》有记载,“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随后秦军也派出间谍潜入赵军军营,结果被赵奢发现,他不仅没有点破,还好吃好喝地招待。

这名秦军间谍回去后,汇报了赵军情况,秦军主将认为赵奢不打算救韩国,于是放松对赵军的警惕。

秦军没有想到,当赵奢放出秦军间谍后就下令,全军卸下铠甲,轻装全速向阏与进发。

仅仅两天一夜的时间,赵军就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

秦军措手不及,在赵奢的攻击下全线崩溃,伤亡近五万人。

这场胜利,让赵奢一举成为当世名将,原因有两点。

一是赵奢由文官转为武官就取得了大胜,而且是历史上少有的闪电战,非常富有传奇性;

二是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几乎没有失败,赵奢成为第一个击败秦军的六国将领。

每位名将作战都有风格,从某种角度来看,赵奢的用兵策略与王翦类似。

王翦在灭赵、灭楚之战中充分显示了“以逸待劳”,利用一切资源控制大势,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最后找到破绽一击而溃。

然而,赵奢的用兵风格却被齐国名将田单瞧不起,他认为帝王用兵三万就能天下归服,而赵奢每次都是十万、二十万。

用兵太多,耕地的人就少了,粮食就会减产,国家经济就会落后。

《战国策》有记载,“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

显然,田单的看法比较片面,他的思想还停留在西周时期。

那段时期,天下分为近千个诸侯国,虽然都有城池,但是并不大,而且人口也不多,拥有三万训练有素的军队完全可以征服天下。

但到了战国时期,天下只剩下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城池越来越大,里面的人口越来越多,如果还用三万军队去征服,极可能以失败收场。

王翦

上一个: 关于秦始皇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下一个: 李斯十分精明,为何最终结局比吕不韦更凄凉?

相关阅读